中国乐器网 - 乐器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产品新闻 | 乐器考级 | 乐器科技 | 企业新闻 | 行业新闻 | 演出活动 | 音乐乐评 | 招生信息 | 保养常识 | 吹奏新闻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企业新闻 > 一位民间乐器制作人的“灵魂之歌”
F.biz | 商业搜索

一位民间乐器制作人的“灵魂之歌”

信息来源:yyyqqq.com   时间: 2013-08-08  浏览次数:1242

    他虽然是一个农民,但他却是一个自幼酷爱音乐并对民间传统音乐有着深切感情的人,他就是文县口头坝乡畦子坝村村民李奇。

    偶然间的转身,让他走上了民间乐器的制作之路。这条独特的道路让李奇有了一个民间乐器制作人独特的梦想。

   乡间“乐器制作室”

    在陇南市武都区盘旋路街心花园,时常有一群五六十岁的老年人聚集在一起,自发组织起一支“小乐队”,他们利用闲暇时间来演奏陇南当地特有的民间音乐。这些老年人手中的二胡、琵琶、古筝、笛子等乐器做工精巧、各具特色。行家一眼就可以看出这些乐器都是纯手工制作。随便询问“小乐队”中的一个人,他们就会告诉你,这些精巧的乐器都出自当地一个名叫李奇的民间乐器制作人之手。

    第一次见到李奇,是在他租住在武都城郭家沟两间破旧的“乐器制作室”内。所谓“乐器制作室”,是位于郭家沟最里端依山坡而建的两间破旧不堪的土坯房,为了遮风挡雨,房屋窗户已经糊了好几层纸,屋内的光线自然有些不足,大白天也要开灯才能看清楚放置在屋内的各种乐器。因为乐器太多,只有10平方米左右的两间屋子显得十分拥挤,里屋一张床的半幅也已被几个小箱子占据。墙壁上空闲的地方挂满了二胡、琵琶、古筝、笛子等不同种类的乐器

    李奇坐在床边的椅子上,拿着一块布巾,轻轻擦拭着一把类似二胡的乐器。简单聊了几句,记者才知道这件乐器其实和二胡有着很大的区别,它是李奇专门为武都本地独有的戏种“高山戏”量身打造的“高山胡”。“这个地方距离市区比较远,虽然交通不便利,但比较清静,便于思考,屋子外面的地面比较宽阔,干起活来很方便,如果在城区租住楼房做乐器,就容易影响别人了。”李奇这样对记者说。

    “已经做了五六年的乐器了,以前是在前面租的两间屋子里做,‘5·12’地震的时候,那两间屋子被震坏了,所以就搬到这边来了。”李奇说,虽然他现在的“乐器制作室”所处位置比较偏僻,但时常还是有很多民间音乐爱好者到他这里参观乐器,偶尔也会有人顺手“淘走”几件。

    有那么多的乐器陪伴,李奇似乎不觉得孤独。

    夏天的烈日炙烤大地着屋子外的繁华都市,一抹阳光透过破旧的窗纸,正好照射在李奇的脸上,但他依然很细心地擦拭着“高山胡”。其实“高山胡”已经洁净光亮,但李奇一边继续擦拭,手指一边揣摩着,这已经成为他习惯性的动作。

    重温旧梦

    李奇的“音乐缘”从小时候就开始了。现年53岁的李奇孩提时就偏爱音乐,上小学的时候李奇便自己摸索着学会了吹笛子,初中学会了识谱,高中就能自行作曲。到高中毕业时,李奇已成学校文艺宣传队的“核心骨干”了。

    高中毕业后,李奇曾担任过村上的会计,还当过民办教师,也做过木匠和油漆工,但是无论他做什么职业,对音乐的爱好却一直没有放弃,只要有空,他就会去学习每个民间乐器的使用,并摸索着作一些曲子。

     然而,正当酷爱音乐的李奇在追寻音乐的路上乐此不疲的时候,新婚不久的他很快就遇到了来自妻子的“麻烦”。刚刚结婚的妻子十分反感他弹奏乐器,更是反对他从早到晚一天埋头“创作”。妻子埋怨“这些东西又不能当饭吃”,一次争吵中,愤怒的妻子将李奇的几件心爱的乐器全部砸毁。

    正是这次看似不大的麻烦,使得李奇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几乎断绝了自己的音乐梦。

    也许是李奇天生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一切又被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2005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当时正在武都做小生意的李奇在西关吃麻辣粉时,突然听见不远处的桥下有人在弹奏乐器。爱音乐爱到骨子里的李奇经不住“诱惑”,循着乐器发出的声音,来到了当时武都“夕阳红艺术团”组织的一个演奏现场。禁不住对音乐的冲动,李奇向演出团“毛遂自荐”,最终成了演出团的一名笛子手。

    然而,已经十几年没有动过乐器的李奇明显感觉吹笛子已经有点力不从心了,为了能继续留在演出团,李奇背着自己的老婆悄悄制作了一件中阮,到演出团参加演出。演出团的音乐爱好者们见李奇自制的中阮不但做工精细,音质音色也不错,当时的演出团因为条件有限,团里正急缺一些演奏乐器,演出团的同事们便纷纷要求李奇帮他们做一些乐器。正是这次制作乐器的过程让李奇的生活有了一个彻底的转变。

    创制高山戏乐器

    李奇做出来的乐器得到了“夕阳红艺术团”成员们的认可,也让李奇开始在武都民间音乐爱好者中“小有名气”。

    后来的日子里,主动找李奇“订做”乐器的人越来越多,李奇的乐器成了当地音乐爱好者们的“香饽饽”,李奇放弃演出开始专心研制民间乐器。一时间,李奇成了武都地区制作民间乐器的“奇人”。前来购买李奇乐器的人络绎不绝,两年时间里,销售的乐器不下500件。

    但是,民间音乐爱好者在当地毕竟人数有限,两年“热火”的时间很快过去,李奇的乐器销量大不如前了,生意逐渐冷清,很多好友劝李奇放弃乐器制作改行做点别的。但李奇有自己的想法,因为在近两年的乐器制作过程中,李奇发现,武都当地的“高山戏”,作为武都民族乡土文化艺术的一个独特种类和甘肃省独有的两大剧种之一(另一个为陇剧),却没有专门的乐器。尤为喜爱高山戏的李奇深深知道,要将高山戏这一民间艺术形式进一步发展壮大,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创制高山戏专门的乐器

    为此,李奇开始专心钻研一种适合于“高山戏”的演奏乐器。“高山胡”就是李奇专门为“高山戏”量身订做的,在此之前,“武都高山戏”已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没有自己独有的乐器

    经过长达半年时间的摸索和钻研,李奇终于制作出了一把音色介于二胡和板胡之间的“高山胡”,作为领奏乐器的“高山胡”,很快被高山戏演出团的同事们接受,2006年12月,在甘肃省文联和甘肃省剧协组织的第二届甘肃戏剧红梅奖大奖赛中,陇南市秦剧团的张维军就是拿着“高山胡”演奏的《山村别》曲子获得了第二届红梅奖“主奏三等奖”。

    虽然是别人获的奖,但毕竟是使用自己制作的乐器获得的奖项,这对于李奇来说,又是一种极大的鼓舞。

    这种鼓舞使李奇在往后的岁月里,将更多的精力花费在高山戏伴奏乐器的创制上。经过两年多的摸索和努力,2010年4月底,另一种为武都高山戏伴奏的乐器——“世博琴”诞生了。李奇原本给这把琴起名叫“高山琴”,但是,这把“高山琴”正好是世博会开幕那天完成的,为了纪念这把琴特殊的诞生时间,李奇便将这把琴改名为“世博琴”。

    无论是做工的精细程度还是他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世博琴”都有绝对理由成为李奇的最爱。“这个侧板花边做起来非常困难,稍微做得不精准,不但会影响琴的美观,还可能影响到琴的发音效果。”李奇轻轻地摩挲着琴的侧板告诉记者。“世博琴”从设计到选材,到最后上漆、调音,花费了他大量的心血。“乐器经过长期的擦拭,抚摸才会更有灵气。”李奇再一次拿起布巾开始擦拭他的“世博琴”,那种动作犹如母亲在抚摸着自己的孩子一样。

困境中的坚持

   “做工细腻、音色纯美”,这是武都区文化体育局相关专业人士对李奇制作的民间乐器的总体评价。李奇制作的板胡音域宽广,音色高亢嘹亮、热情豪放,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古筝音色清雅秀丽,优美动听,大、中、小阮音色圆润丰厚,特色明显,扬琴音域宽、音色亮丽。有人评价他制作的琵琶,低音区醇厚、低沉,中音区柔和、明亮,高音区清脆、坚实,极富表现力。“一把乐器的制作,从设计到选材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说到乐器的制作工序,李奇显得非常专业。李奇说,一般的乐器必须要先行设计,然后选材、木工加工、打磨,最后上漆、调音便可完成,但如果是上档次的乐器,那就要重复几道工序,尤其在上漆打磨后,还要打磨再上漆,整个过程既精细又费工。几年来,李奇制作乐器已经超过千件,部分扬琴、板胡、二胡、低胡、古筝、琵琶已经通过熟人远销至新疆、西安、兰州等地。

    但是,通过熟人销售的数量十分有限。“生意自去年以来就开始冷清了,我已经近一个多月没有做过乐器了。”说到生意的冷清,本来十分健谈的李奇话语中突然增添了一份惆怅。沉默了片刻后,李奇继续说,现在他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当地民间乐器市场已经饱和,如何把自己制作的乐器推销到外面是当前面临的最大难题。

    去年以来,李奇为了推销自制的民间乐器曾去过成县、舟曲、天水等地,每次,他都大包小包地背着各种自制乐器,但即便如此,效果也不大好。“现在爱好民间音乐的人也越来越少了,购买民间乐器的人主要还是一些老年人艺术团和农村社火队,很少有市民个人前来购买民间乐器。”

    李奇说,随着影视、商业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人们对传统音乐逐渐淡漠了,这也导致了对传统民间乐器的不屑一顾。除了担心自己制作的民间乐器市场前景黯淡外,李奇对民间传统音乐的前景也是忧心忡忡:“现在的人越来越喜欢通俗音乐,就武都地区来说,喜欢传统音乐的人和前几年相比已经少了很多,长此以往,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传统音乐和民间乐器制作工艺很可能会失传。”

    然而,即便传统音乐和民间乐器面临着诸多困境,李奇仍然固执地坚持着他对民间传统音乐和民间乐器的钟爱。“制作民间乐器是我的一个梦想,我绝对不会放弃。”李奇告诉记者,他的原名叫李生,后来因为自己喜欢音乐又做了很多乐器,朋友们称他是民间乐器制作行业的“奇人”,所以他改名为李奇。为了纪念自己做的乐器,李奇打算将自己原来名字中的“生”改为与乐器有关的“笙”,以后凡是自己创造出的新乐器名字前全部加上“李笙”两个字。

    已进入秋天的武都城依然十分闷热,吃过晚饭后,李奇习惯性地独自来到白龙江畔,看着滔滔白龙江,他的表情若有所思,或许李奇正在考虑他的民间乐器制作之路下一步将走向何方。就在此时,不远处的白龙江畔突然响起了李奇最熟悉的一首土琵琶弹奏曲《丰收歌》,李奇的表情也洋溢出了一种欣喜,他突然转身,加快脚步循着曲子传出的方向走去……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乐器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