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乐器网 - 乐器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产品新闻 | 乐器考级 | 乐器科技 | 企业新闻 | 行业新闻 | 演出活动 | 音乐乐评 | 招生信息 | 保养常识 | 吹奏新闻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行业新闻 > 《印象·国乐》将在沪上演 把敦煌壁画中乐器搬上舞台
U.biz | 商业搜索

《印象·国乐》将在沪上演 把敦煌壁画中乐器搬上舞台

信息来源:yyyqqq.com   时间: 2014-04-21  浏览次数:1006

    据《新闻晨报》报道,4月26日、27日,由导演王潮歌执导的中央民族乐团民族乐剧“敦煌之夜—《印象·国乐》”将在上海文化广场上演。让观众颇为新奇的是,舞台上,筚篥、花瓣二胡、凤首阮、莲花琴、雷公鼓等仿敦煌壁画乐器,将在变幻多姿的中国水墨画中得到极致展示,这批古韵悠长的仿古乐器共61款80余件,由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研发制作。此外,在陈燮阳执棒下,中央民族乐团另一台大型民族音乐会《泱泱国风》也将于4月24日献演上海音乐厅。
  乐手:
  边奏边说打破表演格式化
  《印象·国乐》的名字和王潮歌的加盟,让人很容易将之与这位知名导演的“印象”实景演出系列划等号,实则不然。由中央民族乐团筹划了六年多,于去年8月才首度亮相国家大剧院的这部作品,与旅游项目无关,也不在户外演出,用王潮歌自己的话来说,“之前的"印象系列"比较大手笔,每次成立一个专门的演出团,甚至还新建一个剧院,拉动周边几十万人从中获益,那是一种很棒的文化产业模式。但《印象·国乐》不同,我把它当作一项文化事业来做,目的是向我们的民族音乐致敬。”在她看来,民乐在现代中国,受重视程度远不如西洋音乐,“学习乐器,家长往往给孩子的第一选择是钢琴、小提琴;如今,有多少年轻人能安安静静听完一场民乐演出?事实上,在唐宋,殿堂之上,大家焚香更衣,静心抚动琴弦的时候,那才是我们这个民族干干净净、高高贵贵的脉络,我觉得这个根不能断。”基于此,王潮歌以一元钱的象征性酬劳,加盟了《印象·国乐》,当然,她也给传统的民乐演出带来了自己的风格。记者了解到,在舞台上,演奏家、作曲家、指挥家第一次被引入剧情,他们需要一边表演,一边讲台词,或是关于手中乐器的古老故事,或是自己真实的音乐心境,“它好像是一个剧,却没有固定清晰的人物情节,但是有非常浓郁的诗意,这个诗意是想传达出人们在焦虑繁忙一切向钱看的时代,我们能否怀有一丝淡定和宁静,有一丝回头遥望的目光,遥望我们五千年的文明史。”据介绍,《印象·国乐》的演出是从剧场外的通道上开始的,在通道上、电梯旁、咖啡厅,由青年作曲家姜莹全新创作的音乐,在观众身旁不经意地流淌,王潮歌说,以这种行为艺术的手段营造一种氛围或者说是一种语汇,试图告诉人们:音乐就在身边,音乐无处不在。
  乐器:
  神话般的雷公鼓“落地”了
  与这场民族乐剧《印象·国乐》一起亮相的,还有演奏家手中61款80余件仿敦煌壁画乐器,这是由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开发和制作的。厂长王国振告诉记者,中国约有8000年的乐器文明史,其中,敦煌莫高窟里的石窟壁画所藏丰富,绘有6300多件乐器图像,70多种乐器种类,对研究我国民族乐器的发展史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2005年,他们第一次着手仿制敦煌壁画乐器,从“形”到“声”力求还原本来面貌,当时,尚未形成大规模效应,于舞台演出的机会也不多,直到2012年中央民族乐团到上海演出,团长席强无意中说起,生于兰州的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把敦煌古乐器搬上舞台”,才让彼此下定决心,一起研制并演出“古韵”与“新声”兼得的敦煌壁画乐器。所谓古韵,是要在乐器的仿制过程中,尽量在形制和结构上贴近壁画原型;所谓新声,则要求声学品质标准、音质、音色及音律的审美要满足现代乐团的演奏要求,并要给予音乐创作和音乐表现力充分发挥的余地。
  王国振表示,由于敦煌壁画乐器在现实中找不到实物样本,手头的资料多是一些壁画照片,或是用以佐证的出土乐器和馆藏乐器的老照片,所以让这些平面的艺术形象变成可以演奏现代音乐作品、并能尽情表现古韵雅意的乐器实物,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其中,只在壁画中出现过,现实并不存在的“雷公鼓”此次也将亮相《印象·国乐》演出中,打击乐手朱剑平告诉记者,“雷公鼓在壁画中是悬浮在半空中的,现实舞台上不可能这样来演奏,所以加了架子,从技术层面来说,敲击这些古乐器没什么难度,但在演奏时的心境和感受到的文化厚度是不同的。”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乐器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