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鸟类,首先要准备养鸟的笼舍、器具,这是养好观赏鸟的条件之一。鸟笼是鸟栖息、生活的场所,制作鸟笼的材料可以因地制宜,选用竹、木、金属丝,现在还有塑料网等。笼的形式也多种多样,长方,圆、方、扁、半圆、房式、腰鼓型等,主要根据所养的鸟的大小来决定。一般体型大的鸟选用或制作宽大的疏丝笼饲养,使鸟有活动余地。体形不大,但尾羽较长的,如灰喜鹊等,也应选用高大但较密丝的笼,以免损坏尾羽。还有些鸟体形虽小,但有高飞鸣唱的习性,如百灵则是特制的高笼。一般小鸟则用蜜丝小笼。另外鹦鹉、猛禽等嘴硬喜啃咬以及力大的鸟,要用金属丝笼或鸟架饲养。由于各地、各人选用或制作的鸟笼各不相同,且鸟笼的本身也是一种具观赏价值的工艺品,有的选料十分讲究,具较高艺术和鉴赏价值。所以不必有统一规格,这里就普通常见的鸟笼介绍几种,以供参考:
鸟
画眉笼有板笼、半板笼、亮笼三种。板笼长23厘米、宽19厘米、高10厘米。供初捕来的野鸟关养,它的顶、背、左右全部用竹片,底有承粪板,只有正面为竹丝透亮,小而暗,可避免生鸣飞撞、保存体力,达到驯养之目的。半板笼长27厘米、宽23厘米、高30厘米。顶、背、左右的一半用竹片,底也有承粪板,仅左右的一半和正面竹丝透亮,使笼内较暗,可供半驯化的生鸟进一步驯化。亮笼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圆笼高40厘米,直径25厘米。方笼长25厘米,宽23厘米,高30厘米。亮笼开敞光亮,用来饲喂养熟的鸟。
百灵笼也有三种,都是圆形的。大型的高160厘米,直径60厘米,笼的高度可以升降调节。中型的高60厘米,直径45厘米。小型的高45厘米、直径34厘米。百灵属地栖鸟,因此笼内不设栖架,而在笼底中央设一20厘米高的小圆台,又称凤凰台,供百灵停息或在台上歌舞。笼底用薄板,内铺沙土供沙浴和承.类。在笼底边上开一小圆口,能让鸟伸头到笼外的水缸食缸中饮水、吃食,避免沙土入水缸和食缸中,也避免水缸中的水湿了沙土。
鸟
鹌哥笼是大型的圆形笼,笼丝粗而疏,高45厘米,直径40厘米。笼底竹丝向上凸起,离承粪板距离约4厘米,因鹌哥体大,食量也大,粪便残食较多,掉入竹丝下不易污染鸟羽。又称八哥笼。芙蓉笼是一种精致的方形鸟笼,有大小两种,大型的长27厘米、宽27厘米、高38厘米。小型的长24厘米、宽24厘米,高33厘米。绣眼笼是鸟笼中最为小型的鸟笼,一般为方形,长18厘米、宽18厘米、高19厘米。笼丝较为细密。点颏笼是一种扁圆形的鸟笼,主要饲养半地栖鸟类,高30厘米,直径33厘米。黄雀笼是小型圆形笼,一般高20厘米,直径27厘米。黄腾笼专门饲养棕头鸦雀,方形笼背有较宽疏的竹丝,平时用板挡住,但可以脱卸,如需观赏两笼鸟相斗,即把两笼相背,抽去挡板,两笼的鸟通过疏丝用嘴爪相搏。
鸟
鹦鹉品种很多,体形大小悬殊,故鹦鹉笼的品种也繁多。一般都用金属丝制作,有圆、方、房式等,都较宽大,特别是尾长的鹦鹉。大型鹦鹉笼长70厘米、宽50厘米、高90厘米。但饲养大型的金刚鹦鹉还嫌太小,所以应根据饲养品种选笼或制作。为了防止长尾鹦鹉在笼中损坏羽毛,对鹦鹉又采用鹦鹉架饲养。鹦鹉架采用铜管或不锈钢等金属管制成框架,框架一般高6065厘米,宽4550厘米,框架下方两端设食缸、水缸、栖木下设承粪盘。鹦鹉用细金属链拴在鹦鹉架下一端,链长可使它走到另一端。金属链在拴鸟跗踉处要用活圈(又称猢狲圈),防止链铰成结。
箱笼的顶、背、左右均为板质,底用竹丝或金属丝塑料网,下面有承粪板或承粪抽屉。正面用竹丝或金属网塑料网。箱笼的大小、形状不一,也可根据所养鸟自行制作或选购。以上介绍的是都是单只或成对饲养的观赏笼,另外还有许多工具笼,如孵笼、浴笼、踏笼、串笼、运输笼等。也简要介绍几种。
鸟
孵笼是供鸟繁殖用的。笼较为宽敞,如芙蓉孵笼,长36厘米、宽27厘米、高30厘米,上层有一设置鸟巢的架子,便于鸟产卵、孵化、育雏。孵笼较大,为了操作方便,—般多设两个抽门,以便人工饲喂小鸟等。孵笼也可制成箱笼式,特别是在较寒冷地区,便于保暖,光线太强的地方也不利于亲鸟孵化。如在较热地区,则竹丝笼易透风。笼箱是套在观赏笼外的纸质或木质箱,有笼衣的作用,用来保暖、遮光。浴笼是专供鸟进行水浴的笼,浴笼一般轻巧简单,能置在水盆中,水漫过竹丝少许,让鸟水浴即可。踏笼是引诱、捕捉鸟的笼。分成多个小室,中间关一只诱鸟的“媒鸟”另几个小室门能翻动,外鸟闻诱鸟的叫声前来,一踏上笼子,即翻滚入笼。运输笼有多种多样,如升笼、串笼、板笼等。有用竹制的,柳条制的,金属网制的,板制的等等,这类笼的特点是都不太高的扁形笼,有的可以折叠,为的是搬运方便,占地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