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乐器网 - 乐器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产品新闻 | 乐器考级 | 乐器科技 | 企业新闻 | 行业新闻 | 演出活动 | 音乐乐评 | 招生信息 | 保养常识 | 吹奏新闻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乐器考级 > 乐器是壮族天琴艺术文化多元化发展的突破口
M.biz | 商业搜索

乐器是壮族天琴艺术文化多元化发展的突破口

信息来源:yyyqqq.com   时间: 2021-02-28  浏览次数:21

(原标题)如何让文化优势推动经济发展?专家如是说――

乐器是壮族天琴艺术文化多元化发展的突破口

  (本报记者 农彩云 蒋欣攸)“乐器是壮族天琴的文化解释窗口。”“未来天琴的发展不仅是乐器的表演,而是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成为一种以天琴为载体,扩大推广广西传统文化艺术和方方面面,使壮族天琴艺术发展成为一种广西特色的文化现象。”

  9月26日,在2019广西崇左壮族天琴艺术国际研讨会上,中国非遗中心副研究员高舒、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改革制作专业委员会会长丰元凯为壮族天琴艺术保护与传承发展支招,直言应予以壮族天琴艺术文化恰当的文化解释,而天琴这一乐器就是文化解释的窗口和壮族天琴艺术多元化发展的着力点。

  近年来,崇左市不断加强对壮族天琴艺术的保护和挖掘,壮族天琴艺术文化取得了较高的认知度,从默默无闻的、壮族民俗生活中的特殊乐器变成族群标识。

  “天琴艺术是继铜鼓之后的又一壮族标志性乐器。”高舒高度评价天琴。

  崇左与越南山水相连,壮族是一个跨境民族,与越南的岱族、侬族、拉基族等民族的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相似,双方联系紧密,天琴是壮族的文化符号之一,承载两国边民的情感,是双方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和人情往来的重要手段。

  正因如此,高舒认为,壮族天琴艺术文化的传承发展中,天琴的中国文化身份应引起关注。她认为,应充分意识到强化天琴整体知识体系研究,及时进行恰当的文化解释,纳入、包括建立健全适当的保护机制,为保障、保证国家文化安全方面做好准备的重要性。如此,才有益于发挥中国壮族天琴艺术在促进中越跨境文化交流方面的积极意义。

  “在申遗过程中,应更倾向于把壮族天琴定位于乐器。乐器是壮族天琴重要的文化解释窗口。”高舒认为,天琴和中国传统三弦乐器异曲同工之妙,这是各民族相互交融的结果。如果将天琴和中国传统乐器的关系梳理清楚,也许能够把天琴的中国渊源梳理清楚,对文化解释有所帮助。天琴的形制、材料、声音元素都是解释的窗口。

  丰元凯也建议在乐器上做文章,推动壮族天琴艺术文化的传承发展。

  “进入新时代,新天琴改革要提上日程。”丰元凯说。

  当前,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崇左市人民政府对天琴这一广西壮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乐器提出了进一步深入改革的任务和目标。自今年6月起,中国民管会乐改委接受崇左市文旅局及相关方面的委托,对天琴进行全面的改革工作。

  “对天琴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使天琴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生产,使天琴在繁荣民族音乐、传承广西悠久历史文化和文化旅游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丰元凯认为,改革任务的完成,不仅对广西地区提高文化软实力,也有利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传承发展,同时也对全国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和提升、实现我国一带一路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社会意义。

  丰元凯建议,壮族天琴生产要走规模化道路,建议崇左市建立一个规模化的天琴生产基地,不仅生产天琴,还生产广西地区其它少数民族乐器。在建立相关天琴生产基地以后,形成天琴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的基础上,要尽快对天琴的加工设备进行改造,逐步实现天琴生产由电脑操控。同时,组织内地音乐学院教师及专家对天琴演奏技奏技法进行一次全面的改良,将汉族弹拨乐器的演奏技法移植到天琴。在丰富演奏技法的基础上,编写天琴教学用教材。在旅游方面,可通过音乐艺术形式的表演来达到吸引旅游者,以文创产品的形式来宣传广西地区的民族文化,最终形成天琴生产、销售、消费和使用的产业链闭环。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乐器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