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记者 包拓业 实习生 余亚婷 报道) 7月29日,青海省民政厅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试点项目在西宁市城中区农建社区实施试点。
据了解,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试点运用线上线下服务模式提供了3种形式,一是共享辅助器具,建设幸福辅助器具租赁小屋,通过自助扫码支付方式,提供24小时无人便捷辅助器具租赁服务;二是培育社区租赁服务,通过建设社区租赁服务站点,开展康复辅助器具社区及家庭康复理疗类租赁服务,辅助进行身体功能康复;三是个性化定制租赁。通过微信小程序预约,根据预约订单指派专业技术人员入户评估,出具个性化定制辅助器具适配方案,提供相应服务。

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主任曹正国介绍,开展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试点就是通过开发公共产品和提供公共服务,解决特殊群体的特殊困难问题,从而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权,另一个方面来讲,是通过一种为人服务的专业路径的构建,打造以康复辅助器具为专业的服务产业体系,助力实现经济双循环。
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副处长旺姆说,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试点项目的开展,建立起了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初步建成供应主体专业多元、运营服务统一规范、符合我省实际的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模式,为全省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发展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省民政厅副厅长王发玉介绍,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试点目的是就近就便满足人民群众对康复辅助器具短期和应急需求,提高康复辅助器具使用效能、降低使用成本,充分发挥政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统筹谋划,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试点由点向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