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7日,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与西安高新区第三小学“博物馆进校园”馆校共建授牌活动在高新三小举行,文物和博物馆课程走进校园,在校园内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流动博物馆”忆昔开元——唐代石刻器具展,并建立“博悟课堂”,最大程度地发挥博物馆的教育职能,真正的“让历史活起来,让文物会说话”。
开幕仪式上,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馆长秦航、高新第三小学“名校+”总校长谭丽艳、执行校长陆瑛等共同为“馆校共建”合作揭牌。秦航在致辞中说,历史是一个民族的记忆,博物馆珍藏的文物是中华民族历史的遗存,博物馆要充分发挥教育职能,让博物馆真正成为学生成长、学习的第二课堂。随后,秦航馆长向高新三小赠送馆藏典籍并向同学们发出邀请,欢迎大家来博物馆参观学习。
“忆昔开元——唐代石刻器具展”包含“大唐皇帝皇后供养图”唐代石刻艺术画像、高足杯、羽觞、八棱带把杯、鸿雁纹白玉多曲方盒、六曲盘等20件唐代石刻器皿,以及颜真卿、柳公权、张旭、徐浩等著名书法家作品拓片。本次专题展陈也是西安市首次文物进校园,以唐代生活器具类文物为主,结合珍贵的拓片,让学生们可以不出校门通过文物感受大唐盛世。
“漫步古都——博悟之旅”博物馆课程是高新三小创建实施的核心素养课程,倡导同学们多读历史文化类书籍,走进博物馆,将博物馆资源引入日常课堂教学,从不同的角度剖析文物背后的内涵故事。此次专家讲座特邀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馆长助理、金牌讲解员大中老师,结合本次文物展陈,深入浅出、风默有趣的为五年级学生解读唐代人的日常生活。随后,同学们在学校“小小讲解员”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展览。
高新三小与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馆校共建通过进一步打破学科边界、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边界,促使学生的全面成长,倡导和谐、自主、开放的课堂,从而加强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的提升。
文/图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李明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全文阅读
编辑: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