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乐器网 - 乐器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产品新闻 | 乐器考级 | 乐器科技 | 企业新闻 | 行业新闻 | 演出活动 | 音乐乐评 | 招生信息 | 保养常识 | 吹奏新闻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行业新闻 > 改良乐器 创新词曲 …这位温州音乐女教师让“10后”对温州鼓词上头
M.biz | 商业搜索

改良乐器 创新词曲 …这位温州音乐女教师让“10后”对温州鼓词上头

信息来源:yyyqqq.com   时间: 2025-02-26  浏览次数:49

  温州鼓词俗称“唱词”,是温州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2006年,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温州市实验小学音乐教师周晓秋是瑞安人,从小就喜欢聆听传唱于乡间邻里的民间小调。近两年,她将本地区民间音乐资源运用在音乐教学中,把“温州鼓词”带入音乐课堂,让“10后”孩子们认识学习优秀的本土非遗音乐,探索发挥温州鼓词的乐器演奏功能。

  “不仅在实践班级开设了课程,还成立了小青花鼓词社。许多孩子因此认识了温州鼓词,也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说到这,周晓秋饶有兴致:“我做温州鼓词,纯属一份热爱。作为瑞安人,对于这种民间艺术,我是从小耳濡目染,它是我童年的一部分,它早已根植于我的骨髓,所以,我的初衷是,用我的热爱点燃孩子的兴趣,让他们也喜欢上温州鼓词。”

  为了让孩子们乐于接受温州鼓词,周晓秋花了许多心思。温州鼓词伴奏乐器由牛筋琴、牛皮扁鼓、三粒板、小抱月组成,全套乐器对学生而言,庞大且昂贵。

  于是,首先摆在周晓秋面前的是乐器问题。

  最初的“乐器”就是一张印有平面乐器图的A4纸,贴在纸板上,并让学生制作书皮回家练习,琴板上甚至还有卡通图片。为了达到逼真的敲击感,在筷子上套弹弓皮。“每当敲击琴弦时就像玩‘打地鼠’游戏,很好玩,也就引起了他们学习的乐趣。”周晓秋介绍,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模板琴练习后,就开设了自制乐器课,让学生们通过制作乐器,如用筷子制作“三粒板”等,了解乐器原理的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动力。

  “我有研究乐器进课堂的经历,这几年又潜心于乐器的研发,多项乐器发明获得了国家专利。因此,对于温州鼓词琴的研发也是信心十足。”从约65cm×40cm的10斤“庞然大物”,到约38cm×25cm的便携多功能学生专用鼓词练习琴。周晓秋成功研发了适合小学生弹奏的“迷你版”鼓词练习琴,不到2斤的重量和两三百的实惠价格,让温州鼓词的课堂落地成为可能。

  乐器改良还不够,在曲目创新上,周晓秋同样绞尽脑汁。“除了选择符合孩子审美能力的一些小曲子,我也结合一些与鼓词格律相同的校内七言诗进行衔接教学,同时改编一些鼓词小调让孩子学习,也写了一些适合孩子唱的鼓词小曲。”

  如今,由周晓秋编写的《温州鼓词》学习教材即将出版,开发的《温州鼓词》课程也入选了浙江省精品课程。“我希望用音乐的方式,为温州鼓词的传播传承架起一座桥梁。”周晓秋说。

  学习无处不在,永无止境。为了让教学更专业,周晓秋积极参加曲艺培训提高自身技艺,先后加入温州市曲艺家协会和鹿城区曲艺家协会担任理事,在协会卢和乐、陈小宝和缪秀霞等行家的指导下,周晓秋的技艺得到进一步成长,并登上了曲艺的专业舞台,获得长三角曲艺邀请赛金奖,入围过中国曲艺牡丹奖浙江赛区表演类,入选浙江省“文艺名家孵化计划”。

  “当你爱上艺术,就是与美终身交好,那么,我们一定会更加快乐、幸福的。”周晓秋说。

  来源丨浙里温州、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叶小西刘琨)

  编辑丨大七七

  据说99%的人都在看

  ▽

  喜欢温州鼓词的朋友赶紧来留言,分享你的故事~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乐器网证实,仅供您参考